新闻中心
风力发电机跟着风转,如何避免拧下自己的头?
风力发电机靠扭动“脖子”保证风机始终正对风向,如果风向绕着风机转两圈,那能把风机的头拧下来吗?
不管你有没有亲眼见过风力发电机,相信都能说出它的大致原理,靠风吹动风机叶片从而获得风能。确实如此,但又并不是这么简单。风的方向是变动的,今天是东南风,明天又可能变成西北风,玩过风车的朋友都知道,只有正对风向,才能让风车转得最快,如果是完全侧向对着风,风车可能就不转了。风力发电也是如此,只有将风机的角度调整到正对风向,才能获得最大的能量。
现在的风力发电机都是庞然大物,普通的风机叶片就能有40多米长,更长的甚至超过100米,远超大型客机机翼的长度。
巨大风机的转向需要通过偏航来实现,偏航是风机上的一个专业名词,一般分为2步,就如我们军训时候的转体,首先要听到教官的口令,然后再完成转体动作。给风机发布口令的是风向标,风向标安装在每个风机的机舱顶部,可以实时测量风机所处位置的风向数据,对数据进行处理,形成偏航指令,然后操控机舱内的偏航电机,带动机舱进行缓慢转动,直到转到面迎风向为止,这样风机就完成了一次转向动作。
那么针对于今天刮东风,明天刮南风,后天刮西风,大后天刮北风,每次风向变动,风机就跟着转动的情况,如果风向就这样朝着一个转向不停变换,风机也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旋转,会不会就把风机的机舱拧下来了呢?
机舱是不会被拧下来的,因为机舱和塔筒是靠偏航轴承链接,可以实现无限旋转。但在机舱底部连着很多输出电能的电缆,如果风机只朝着一个方向转动,很容易将电缆缠绕在一起,最终将电缆拧断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在机舱设计时,就要限定扭转的最大圈数,当机舱在任一方向扭转达到这个圈数,就会触发偏航电机反向转动,在专业上称作解缆,有了这样的逻辑,就不用担心风机拧断自己的“脖子”了。
在实际运行中,风机偏航也并不都是为了正对风向,有时候也需要通过偏航躲避风向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风力发电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,风速越快越好。在大风中打过雨伞的人都知道,风太大会直接吹翻我们的雨伞。太大的风速对风机来说也是非常致命的,强大的离心力可能会撕裂风机叶片。一般当风速大于25米每秒的时候,风力发电机就会开启保护模式,其中一个操作就是通过偏航系统,让机舱90度侧风,以保障风力机组的安全。
可以说偏航是现代风机非常重要的结构部件,而且它也非常不简单。还是用军训转体举例,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听不清楚教官的指令,或者长时间转体,或有人左脚拌右脚。就算没有遇到这些问题,转体次数多了也会磨损鞋底。
风机偏航也是如此,高频次转动的磨损,电机启停的冲击,对风机偏航系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。特别是遇到风向指令混乱的湍流风,上一秒还是东风,下一秒就变成西风,对于仅靠几行代码控制的风机偏航系统来说,就会像电脑处理不了复杂的指令一样,出现死机。这样的工况下,风机的寿命将大大折扣,发电量也无法达到最优。
其实这就是风机偏航最大的挑战,要想让风机偏航转得高效,转得优雅,就必须让它看起来聪明一点。因此国内很多企业都给风机装上了大脑,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人工智能。这种智能系统,就不仅仅是依靠风向标来控制风机的偏航,它还可以分析过去长期的风力资料,再结合当前的风力特性,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风力变化,指导风机基于事先预测进行转向。
对于湍流风也可计算出风向的平均值,避免了风机盲目转向的问题。智能系统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可以把风机场的所有风机进行编组,计算出所有风机的最优风向,然后发布统一的偏航控制指令,让风机从单兵作战变成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战斗。实验表明,这种系统可以降低风机30%的偏航频次,延长使用寿命,同时提升4%的发电量,将风机的发电性能发挥到极致。
我们需要更多的清洁电能,风电这样的清洁能源或许只有依靠自身的不断进步,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。